北京农副产品供应不断加码。近日,北京新发地(魏县)农副产品批发市场(以下简称“新发地魏县分市场”)举办开工仪式,这也意味着北京新发地的第18个分市场将落地。由此可见,更多元的农副产品借分市场渠道进入北京市场。值得关注的是,新发地分市场落地京外,也提升了当地农业标准化、市场化水平。
周边布局
北京新发地市场在河北邯郸魏县落地一家新的分市场。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新发地魏县分市场总占地面积456亩,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,总投资约20亿元。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蔬菜水果、水产冻品禽肉、粮油干杂调味品、糖酒副食茶叶、日用百货酒店用品、农资农机等市场集群,同时,项目将配套建设冷链物流、直播电商、仓储加工、种植基地和新品研发等,融合农副产品全链条各产业。
【资料图】
北京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表示,新发地魏县分市场建成并运营后,年交易量有望实现100万吨,交易额可达到70亿元,为首都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,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口上万人。同时,开工仪式现场还签订了魏县优质农副产品进京直通车项目合作协议,减少周转环节,魏县农产品可以更快速地进入北京市场。
在近日举办的环京蔬菜共建基地启动仪式上,北京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提到,新发地市场计划在河北建6个分市场和50万亩的果蔬种植基地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。
值得关注的是,河北是北京农副产品供给的重要来源地。据统计,2022年全年进入新发地市场交易的河北产蔬菜约154万吨,占蔬菜总交易量的22%;水果约84万吨,占总交易量的11.53%。河北产蔬菜所占比例已连续多年在新发地市场雄踞第一。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消息,预计到2025年,将建成环京周边县区蔬菜生产基地210个,通过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和应急保供机制,有效解决北京菜田保有量不足、自给率不高的问题,提高首都“菜篮子”产品稳价保供能力。
反哺种植端
新发地市场的落地,对于所在的区域,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产销对接,还将迎来农业标准化升级。张玉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通过市场的销售功能,以销定产,让农产品有市有价。结合专业人员考察与市场反馈,市场指导农户有的放矢地种植农产品,在农田里种植合适的农作物,并保证收获后,农产品一定有销路。
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、县域经济发展合作服务中台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袁帅也提到,想要农产品流通,需要打造高效畅通的村城间产品供应链,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市场经营性的全链条联动,推动乡村地区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。
今年3月,张玉玺带队到兰考考察,多位北京新发地市场品类经营“大王”有意向“落户”兰考县,在兰考县开设农产品种植基地,教授农户种植经验,并帮助当地农产品拓销路。
早在2017年,北京新发地市场蜜瓜大王张宗志“落户”兰考,发展“兰考蜜瓜”。其中,2018-2019年,北京新发地市场的兰考蜜瓜销售专区共销售了17000吨兰考蜜瓜。目前,兰考县蜜瓜种植面积达3万亩。通过项目实施带动效应,兰考蜜瓜育苗、种植、销售、储藏、加工、品牌创建等环节不断健全完善,逐步形成兰考蜜瓜全产业链服务体系,依托润野、五农好、鑫合、曲大姐等龙头企业,研制开发蜜瓜醋、蜜瓜罐头、蜜瓜汁、蜜瓜饼干和蜜瓜干等产品,逐步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。
业务展开
北京的农副产品供应属于输入型,自给率不足5%,其他均来自全国各地。30多年来,北京新发地市场通过自建、协建、合作、产销对接等方式,发展标准化农业种植基地。从北京到全国,北京新发地市场已经搭建起一张覆盖到全国的农产品保供网络。
尤其近年来,北京新发地一直在增建分市场,扩展业务的同时供给北京农产品消费。此前,北京新发地公司已在全国建设完成了17个分市场,新发地高碑店分市场于2015年正式开始营运。
张玉玺介绍称,2022年北京新发地各类农产品的总交易量为1326万吨,总交易额为1026亿元,每天在新发地有2万吨蔬菜和1.5万吨水果源源不断进入市场。
参与企业不断加强区域的联动,可以提升民生保供能力。袁帅指出,“村城联动,消费帮扶”一头连着乡村,一头连着广阔的城市消费市场,从而实现市场运营。同时,参与者需要找到消费帮扶的利益连接点,让农民们获得“销售的渠道”,让广大消费者获得“有品质保证”的产品。同时,企业、农户积极运用互联网,将乡村地区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前沿,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,建立健全质量把控机制和优质产品遴选机制,严把关,真正做到以产品的质量和特色,形成持续的消费效应。